2023年4月21日 星期五

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: 酸痛麻小症狀,看似不急迫,未來卻引發大麻煩的症狀

 門診常聽到中高齡長輩說,自己平常算是有運動的習慣,也沒有抽煙喝酒等不良嗜好,但多年來雙腳總是容易麻木,抽筋,有時候也會沒力氣,自己或身邊的人就認為,一定是偷懶、運動量不夠多。但是,怎麼增加運動也沒有用,到底怎麼一回事?


近日就有一位70歲的阿姨,有這樣的症狀。在門診中,透過神經學檢查,發現雙手力氣正常,感覺正常,深層肌腱反射(DTR)也正常。但是,雙腳深層肌腱反射反射(包括膝反射及跟腱反射)都消失了,腳趾頭的感覺稍微變差,雙腳外觀輕微浮腫,蠻符合多發性神經病變的診斷。我又看了她過去的病史,也有糖尿病前期的症狀,應該符合「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」,這的確是在神經內科門診常看到的。
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,推論病因是因為長期的高血糖,導致供給神經之微血管發生病變造成神經缺氧壞死,常見的症狀為對疼痛、溫度的感覺變差或異痛感。更嚴重的就是腳上有傷口而不自知,進一步演變為傷口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,就是過去常聽到的:某某人因為嚴重糖尿病而截肢。除此,若自律神經受到高血糖的侵犯,也可能有消化不佳容易便秘,姿態性低血壓等症狀。
(另外大家更為熟知的糖尿病病變則是視網膜病變與腎病。)
而此時,一般病人和家屬最大疑問就是:只是糖尿病前期(糖化血紅素: HbA1c: 5.7–6.4%),還沒確診糖尿病,也會發生神經病變嗎?
從研究資料發現,因定義及檢測標準不一,發生率2%–77%不等,比較大型的研究中,發生率大多落在10~18%。這也表示,雖在糖尿病前期,未達確診糖尿病的診斷,但身體裡面已經給了高血糖侵犯神經的機會了,也代表小血管病變的機會同步提升。
所以,為避免神經病變發生,其實還是要從最基本的血糖控制及生活型態來著手。有疑似神經病變症狀時,記得回診的時候,告訴自己的醫師,千萬別道聽塗說,自己隨意服用藥物,反而延誤可以治療的時間。

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

生物標記幫助疾病提早診斷提早治療

 





過去神經內科醫師常被揶揄(也自我揶揄)They know everything & do nothing. ”(甚麼都知道,甚麼都做不了)

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

神經內科面對許多退化性的疾病,經常病人來到診間時,醫生只能使用藥物延緩疾病的進行,減少症狀帶來的不適與不便,卻無法改變疾病的進行。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從病人察覺有症狀來看病,醫師藉由病史及神經學的檢查,並配合後續的儀器檢查,長期追蹤,直到符合診斷的條件,再來給予治療,是不是有點太晚了? 因此,檢測疾病的生物標記」這樣的想法,在幾年前就已經陸續出現。不過,過去的研究及數據,還一直不穩定,老師及前輩們的意見都還是保守看待。

先來說說甚麼是生物標記」(Biomarker),是指在人體或其他生物體內,可以被測量或檢測的特定分子或指標,用來表徵生物體的生理狀態、疾病進展或治療效果等。簡單來說,就像是我們身體的指紋一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物標記,可以用來判斷我們身體的狀況。例如,血糖指數就是一種常見的生物標記,用來測量人體的血糖含量,進而判斷是否罹患糖尿病。

今年的神經醫學會,我看到一個新的變化,大家開始可以從研究中,確認部分退化性疾病的生物標記」,包括失智症,巴金森氏症。甚至有研究指出,在發病前就可以藉由生物標記」來預估高風險(如有家族史者),而且且越來越多證據顯示,在確切發病之前的積極介入(如運動),可以轉變生物標記」的情況;也就是說,有效的介入項目(如運動),不但可讓疾病改善,也能透過生物標記」來證實,而不只是自我感覺變好(?)

     目前,這些退化性生物標記的檢測,在臨床上是可以執行,目前可以抽血檢測的生物標記有:失智症Amyloid 40/42, Tau, Paul、巴金森氏症alpha synuctide、額顳葉失智症TDP-43,單項價格上萬元,對於可接受該預算,高風險的民眾,無疑是多提供一種篩檢或提早預防的選擇,也可以讓退化性疾病到不可逆的發生機會減少。神經科醫師也就能超越do nothing 的境界了。

    

    

 

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

高齡照顧資源介紹__智齡照顧網 Jubo Care

 



神經內科是在醫療體系中,最頻繁接觸高齡者的科別,而且也是陪伴病人和照顧者時間最長的科別之一。

我從2020年開始在基層診所服務後,發現診所能提供高齡者及照顧者在就醫、回診及檢查時的彈性和便利,是有非常大的幫助,更不用說某些還需要打卡上班的各式疼痛患者,診所能提供的服務應該算是造福很多民眾。

過去大家認為神經內科不是一個容易在診所實踐的科別,在於無法像在大醫院一樣,快速地提供各種知識、資訊和資源轉介。因此,我希望打造的診所,是運用科技,以及多年專業所累積建立的力量,整合各方志同道合者,減少生病了還要辛苦奔波的壓力。

首先,我要先介紹一個合作夥伴給大家認識--智齡照顧網Jubo Care

失智照顧網  https://www.jubo-care.com/

Jubo Care 智齡照顧 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ubo.care

Jubo Care是一個高齡照顧的醫療資訊公司,同時也對高齡照顧知識的傳遞有深入的著墨和推廣。目前該網站上也有非常豐富高齡照顧、疾病衛教、各式長照資源的資訊,內容絕對都是專家審閱或是親自執筆的,非常正確有誠意,絕非剪剪貼貼的農場文或是業配文。

我希望能透過與這樣有力有心的夥伴,一起共創打造出精緻的醫療照護服務,未來與Jubo Care還會有更多的合作,譬如podcast或是線上影片,也請大家多多支持。

 

WaCare全銀運動 線上演講:巴金森氏症的演講摘要

演講時間:2023.4.13

地點及場合:WaCare全銀運動 線上演講

課程名稱:【手抖無法控制?帕金森氏症恐找上你】

演講摘要內容:

摘要一下今日【手抖無法控制?帕金森氏症恐找上你】線上演講的內容:

l   巴金森氏症的十大警訊為:

靜態顫抖、關節僵硬、行動遲緩、走路碎步、平衡困難、字體變小、面具臉、講話小聲、關節痠疼、刷牙穿衣困難。

l   巴金森氏症的四大典型症狀:

靜止性顫抖、關節僵硬、行動遲緩、步態異常

l   巴金森氏症的病因:

目前推論α-synuclein 從腸道產生後,沿迷走神經進入腦幹,使得黑質神經受損,進而影響基底核多巴胺神經系統。

l   巴金森氏症嚴重度分期:

1期是單側肢體顫抖、無力 (0~5)

2期症狀逐漸到雙側肢體   (5~10)

3期的平衡感變差、容易跌倒 (7~12)

4期動作變慢需要他人攙扶  (10~15)

5期則動作嚴重緩慢,必須依靠輪椅行動 (20年以上)

l   早期診斷居家檢測方法

1. 手指操檢測 (如附圖)

2. 巴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 (如附圖)




l   治療方式

1. 藥物治療 (目標:延緩病程)

2. 手術治療 (對象:中期患者,且無其他合併疾病,經醫師評估)

3. 非藥物治療(運動:如坐式太極、跳舞、腳踏車健身器材、瑜珈、益生菌補充)

 

未來會再持續針對以上內容,做更多深入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