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述文章提過,白天要足夠的光源,晚上要足夠的暗。
確實,文獻上也指出自然光源對於認知功能及睡眠都有幫助。
這時,大家就會想進一步了解,如果亮度足夠下,人工光源如果能像太陽,是否更好呢?

因此,有燈光廠商陸續推出仿日燈泡燈管

,其燈光的光譜與太陽光,可以達到95%以上的相似度。甚至,也有人藉由用光纖引入自然光,作為室內光源;也有人提出「追日系統」,讓室內光源隨著一天的週期,產生光暗的變化。
已有部份產品也被各醫院所採用,用來協助病人改善認知功能,穩定情緒,及改善睡眠。

台灣也有廠商已將此概念商品化,希望藉由光的治療,來讓大家免於認知功能惡化之苦。

此時正是外面天氣晴朗時,雖然很熱,但是適時的到戶外走走,接觸最自然的光線,注意補充水分,絕對是健康的休閒活動。
如果生活起居環境,光照度不足,或許借助一些產品,來改善居家環境,避免失智、記憶減退、憂鬱、失眠找上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